第十章 看不见的风

作者:秦世明 | 发布时间:2018-01-24 09:08 |字数:2991

    “又不是我逼她喝的农药,这一条路是她自己选择的。”看来他还没有到酩酊大醉的程度,清哳地说话方式立即把责任推给了对方。

    “不是因为你,她会选择这样的路吗?”

    “人终有一死,我是为死而生的。”说到这里,弟弟差一点笑出声来,因为这一对夫妻不愧为夫妻,连对死亡的理解都大同小异。于是就放走了眼前这个被自己堵住的大男人。

    而弟弟在这个县里的高完中读书,所以不能担误太长时间,他要回去继续上学。而他的父亲也很重视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到消费很高的小学读书。

    主要原因是因为在这所学校里,有他一位属辈的叔叔在这里教书。这是父亲为何把自己还不是很懂事的孩子送到这所学校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所拥有30万人口的县里,这所学校与其它的学校相比,教学质量是最好的,所以这就像高考毕业的高中生通通选着较为热门的专业一样,家长们也不远千里,把孩子送到这一所学校当中,哪怕这里的消费比其它地方高一点,他们也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的成绩很好,主要是贫困家庭的孩子,知道来这么一所好学校来之不易,所以不用别人督促也会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很多刚满六、七岁的孩子,都会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到这所学校上课。

    他们的上课时间除了白天之外,晚上也像加班似的需要上晚自习,而要知道其它的学校是不上晚自习的,因为它们不是寄宿制学校,只要放学了,每个人便可以背着自己的书包各自回家,但寄宿制学校的孩子可能没地方去,呆在这里的孩子,可能会寂寞难奈,出现你打我我打你的情况,或者你追我我追你的现象,在老师看来,再怪一点的,就是有的同学窝在宿舍里拿自己的生活费,父母的血汗钱赌来赌去,或者有的同学目标还高一点就开始翻围墙到学校外上网或者上酒吧唱歌或喝酒,所以这是这所寄宿制学校选择上晚自习的理由,只要深挖其原因,上晚自习也并非是特立独行。

    而孩子们的生活费,是一学期一学期地交到学校里的,再由学校住宿的管理人员按周排队发放给学生,这样就避免了孩子们乱花钱的习惯。但这也没有完全地阻碍孩子们对金钱的喜爱之情,每每拿着老师发放的生活费在学校的超市里进行额外的货币交易,导致出现每个星期发放的钱不够用的现象。

    这样的现象一出现,孩子们就得饿肚子,这样一饿肚子就很容易出现偷抢骗的情况出现,防不胜防。

    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孩子们的生活,也像一个社会一样,什么情况都会有。甚至有的同学偷走了宿舍管理老师的鞋子,可能是觉得穿着老师的鞋会走得更远一些,不输在起跑线上;还有住宿的小学生不会上厕所,经常在厕所边上、甚至宿舍角落埋下地雷。

    这些都说明,学校宿舍的管理需要一位责任心较强的老师,而学校安排的这一位老师主要是属于强势型,所以很多孩子都怕他。经常在宿舍里大打出手,让大家刻骨铭心引以为戒。而且这位老师喜欢酌酒两杯,每每到尽兴的时候就开始和同学们和自己的妻子做不一样的交谈,于是大家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并经常把宿舍里常出现的情况作为饭后的谈资。

    孩子们不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都是在学校食堂里吃的,因为这是一所封闭式学校。但是食堂里的饭还是很好吃,所以同学们并没有在这一点上有任何的怨言。因此,不仅仅是学生会在这个食堂吃饭,有时候住在学校里,把学校当自己家的老师也会在食堂里打饭或者加菜,但由于学生和老师身份有所差别,所以老师的饭菜打的会比学生的多一些,尽管是一样的价格。而餐厅的工作人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个餐厅里并不是同一家人开办的,而是由好几个商家承包,因此,几个商家之间会有竞争,同时这些来打饭的老师往往是餐厅直接的管理人员,因此餐厅工作人员面对这些老师时总是点头哈腰也同样见怪不怪。

    而这位儿子的叔叔就在这里上班,不过,这个家族是一个贫困的家族,在这么庞大的一个家族中只有这位老师有一份正正经经的工作,其他人都是住在农村,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之所以只有一个人拥有一份正经工作的原因,有人专门作过分析,是因为上一辈太漠视教育,所以这一代吸取了较大教训,哪怕花再多钱都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这一点上讲,这是一个注重教育的家族,他们坚信,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因此每次开学的时候,所有孩子在这儿上学的亲戚都会聚集到这一位老师的家里,他同这些家长主要是兄弟关系。因此尽管这个还不足9平方米大小的客厅,在放上几个沙发之后挤满了人,他也毫无怨言,反而说:太过于清静,别人还以为这个人没有亲朋好友。这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就这样,在他的搭台下,他和家长们一起手拉手,给了许多孩子一个个不一样的童年,也为孩子们搭建了全新的起跑线。

    而在这里读书的亲戚家的孩子中,他姐姐喝过农药的孩子是最为优秀的一个。每次期末考试或者半期考试,这个孩子都能够站在领奖台上,在老师的表扬中和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一个人跑下来回归到队伍当中。他不仅成绩优异,品行也相对端正。从来没有主动地违反班规班纪和校规校纪,但主要还是在学习上有引领作用,所以一直在班级里担任学习委员。而他爸一想到这些,觉得小时候是班干部,长大以后是大干部,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家长比孩子更具有骄傲感。

    在这里教书的亲戚也很器重他,每次有什么需求的时候,就会叫他组织几个同学帮他一起完成工作,然后在完成工作之后,为了奖励大家或表示一番感谢,会请所有帮他完成工作的人到学校门口吃上一顿大餐。

    这是比较典型的事情,还有不怎么典型的案例,就是在所有同学都熄灯就寝的时候,在这里教书的亲戚就会带他一起看电视,这些虽然是细枝末节,但足以体现出这个孩子的优秀,这位叔叔是多么体贴人心。

    而孩子的优秀,让父亲尝到了甜头,因为尽管是小学,它也像上大学的孩子一样,会有许多奖学金。而这些奖学金的分配,一般以成绩作为横量标准,理由是没有人家不是穷人,就像没有人不是孤儿一样。于是一直致力于支持孩子上学的父亲,可能是感觉压力太大了,于是把孩子作为赚钱的工具,父亲虽然是个高不可攀的人,但他也有自己的这个缺点,不可否认。

    孩子有时候比大人更为敏感,所以尽管大人没有这样说,但孩子能够体会得出。

    不过孩子也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优秀,就像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他偶尔也像一大早出来背书一样,也在深更半夜和几个同学窝在被窝里打牌。而所谓打牌只有一个心理,就是赢的是别人,输不了自己。但当每个人都有同一个目的时候,很容易让每个人在输与赢之间不断地徘徊,然后像炒股一样不停地在跟自己玩心跳。然后有的人越陷越深,有的人拿着赢来的钱渐行渐远。

    但对这个成绩优异的孩子来说,赌博又不是赌全部的家当,偶尔玩一玩也无伤大雅。所以总是带着那份好奇心而乐在其中。

    不过岁月像一阵看不见的风,将每个人忽衍到终点。

    转眼之间,他就被送到另一所教初中的学校进行学习。而这里面,他并不是顺理成章的进入到这一所初中学校里进行学习,这里面有一些,曲折的故事。

    在这个县里有两所高完中A与B,由于竞争激烈,他们不喜欢A学校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跑到B校去,B校也不愿意B校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跑到A校去,这样的情况是一个公开的现实。而还有一个公开的事实就是A校高考的升学比例远远不如B校高考的升学比例。而按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定,他应该在A校与B校中选择A校进行就读。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在C校学习,等中考毕业后就直接升入到B校,在这所高考升学率最好的学校中进行学习。而不要吊死在A校这棵不大不小,不上不下的树上。
回应 回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